當前位置:首頁 >
三星遭遇新一輪天花板:十字路口的另一個隱秘
2008年09月19日 14:04 小開

        三星將打印機生產基地撤出中國大陸的傳言雖很快被證實屬子虛烏有,但此傳言并非空穴來風。此前,韓國媒體報道說,三星已在越南河內新建一座打印機工廠,從集中三星90%產量的山東威海工廠分流部分產品線應在意料之中。

  傳言中包含的內容顯然并不僅限于此,背后更傳達出三星經營前景難料的訊息。

  值得注意的是,遠走他鄉的李在镕蟄居上海當與三星未來的戰略布局有關,很可能是三星走出困境的伏筆。

  據三星方面透露,李在鎔目前已在上海的辦公室上班。李在鎔此番上海臥薪嘗膽,主要目標當如其父所言“做一番成就以服老臣眾望”,為下一步接掌權杖做好鋪墊。對李在鎔來講,三星傳統的強勢領域如手機、液晶面板等非其工作重心,其中原因不言自明,這些領域三星已深耕多年,李在鎔即便使出渾身解數也很難使之成為登基的墊腳石。李在鎔想要服眾,必定要另辟蹊徑。

  三星出走傳言背后

  9月8日,三星電子數碼打印機公司負責媒體的金泉告訴記者,此前傳言所說三星打印機將遷往越南并不確實,該公司從未發布過類似的消息。

  金泉同時透露,公司已成立研發科室,將承擔原先由韓國總部承擔的研發工作。而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門也證實,今年10月,將啟動新一輪的大學生招聘工作,負責該部門的金圣龍稱,每年的招聘人數都在三四十至七八十人不等。

  位于山東威海的三星打印機公司是當地最大的一家外商投資企業,員工人數已經超過1000人,包括三星品牌及三星代工的其他品牌打印機90%從這家工廠出產。

  上周有傳言稱該企業或將外遷,引發諸多猜測。中國三星總部新聞發言人鄒積凱稱亦不清楚傳言從何而來。他說,中國三星總部從來沒有發布任何三星中國工廠外遷的消息。

  業界分析,傳言或許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自去年以來,東部沿海一帶爆發大規模的韓國中小企業倒閉潮,山東外經廳的一份報告顯示,2007年該省17635家外商投資企業中有8517家虧損,虧損率達到48.3%,其中韓國企業虧損率高達42%,許多虧損嚴重的中小企業甚至上演了“半夜逃逸”一幕;其次,據外電報道,美國上海商會與一家咨詢公司曾做過一次聯合調查,在被調查的66家跨國公司中,有接近20%的企業在今年年初越南爆發經濟危機前曾有撤離中國的打算。撤離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人民幣升值和勞動力成本抬升上。

  三星在中國、越南及印度投資項目的高度重合也為傳言提供了背景支持。其在三國均投資有電視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組裝流水線、手機工廠,在中國和越南設有LCD液晶面板廠、打印機工廠。

  三星在三個國家的投資目的也極為類似:一是利用當地低廉的制造成本使之成為三星全球制造基地;二是借助地緣優勢開拓當地市場。前一個目的使得三星不斷在三國乃至更廣闊的范圍尋找制造洼地,與中國相比,三星在越南與印度的投資比例要小很多,投資的潛在機會自然更大。比如三星印度電子公司2007年的收入在13億美元左右,出口額也僅有2億美元。

  2007年三星在河內新建了一個打印機工廠,自然要分流一部分原先只在山東威海和韓國Gumi市生產的打印機,三足鼎立的趨勢成為此次“轉移”的猜測目標亦不為奇。
實際上,不斷尋找生產成本的“洼地”已成為跨國公司唯一不變的戰略。此前就有報道,三星“皇儲”李在鎔于去年10月親赴越南考察了擬于2008年底前建造的一座年產1億部手機生產基地的廠址,工廠投產后產能超過其全部產量的一半。而在2004年,三星已將位于英國和西班牙的兩座手機工廠遷往斯洛伐克和中國的天津。

  顯然,在全球經濟面臨嚴重不確定性、中國勞動力成本迅速抬高及人民幣遠未達到升值目標的背景下,將中國內地的生產線遷往他國就很可能不僅僅停留在傳言階段。

  但格外注重中國市場的三星顯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市場。鄒積凱就說,三星在中國的投資一直穩步增長。他告訴記者,截至2007年,三星在中國投資已達61億美元,今年初的計劃是再追加投資12億達到73億美元。

  三星遭遇新一輪的成長天花板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已公布的第二季財報也能看出三星下滑的端倪。三星集團2007年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7.48萬億韓元,今年第一季度為17.11萬億韓元,第二季度為18.14萬億韓元,在營收增加的前提下,收益凈額卻在下降,去年第四季度為2.21萬億韓元,今年第一季度為2.19萬億韓元,第二季度下降到2.14萬億韓元,與此同時,銷售費用也在大幅增加。在公布的銷售、管理和一般費用賬下,去年第四季度為3.08萬億韓元,今年第一季度為2.53萬億韓元,第二季度則攀升至3.21萬億韓元。

  季報提供的也許只是短時期節點上的數據,并不能表明長期趨勢,但近期的媒體報道亦表明三星狀況并不樂觀。8月29日的韓國《朝鮮日報》報道說,三星電子進入下半年以來,經營業績呈垂直跌落趨勢。國內外主要證券公司紛紛下調了三星電子第三季度的業績展望。而三星內部也表現出畏難情緒,高層內部會議上彌漫著濃重的悲觀氣氛,承認目前尚未找到適當的策略來改變這一困境。

  究其根源,三星目前的困境更多的是由其長期形成的運作模式和組織構架造成的。

  波士頓咨詢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斯·保羅·博克納認為,韓國企業過于拘泥傳統的經營革新模式,千篇一律地以開發新產品或開拓新市場來發掘成長動力。漢斯·保羅·博克納說此番話時正做客首爾,自然委婉至極,而且并未指名道姓,只是點撥韓國企業的通病。

  韓國業界則明確的批評說,三星很多主導產品的特點像櫻花,雖然有可能盛極一時,但產品壽命短,需要前期投入巨大的研發成本。一旦決策失誤,很可能造成巨大損失。另外,如果缺乏熱銷的主導產品,三星就有可能頓失方向感。三星手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時尚是三星手機的最大特點,但一旦與時尚脫節,三星手機就不會再給人留下任何印象。

  這樣一種經營模式在中國被稱為資金推動型的增長模式,深層次反映了歷屆韓國政府對大企業的“縱容”狀態。韓國政府執行的低利率政策鼓勵了大企業的借貸行為,致使企業敢于豪賭千金。有資料顯示,韓國大企業的負債率均超過自有資產的一倍以上,最高的達到400%多。借助銀行的信貸支撐,許多大企業敢于一擲千金,豪賭市場。
另一個隱秘的三星

  在三星內部,這樣一種經營模式則間接造成李健熙時代的獨特組織構架,為三星今天的困境埋下了伏筆。

  三星的戰略企劃室更像中國清朝皇帝的軍機處,李健熙憑借這個強勢集權部門越過層疊的機構發出明確的經營指令,創造出一系列三星奇跡。應該說,在最好的時期,李健熙如此經營三星與韋爾奇“將大企業做出小企業的感覺”似有神通之處——反應靈活,市場敏感度高。據報道,在李健熙自1987年執掌三星后,三星集團的銷售額增加8.9倍、凈利潤增加53倍、總市值增加140倍、出口增加74倍。

  但這樣一個構架的致命之處亦清晰可辨,過度的資源供應導致企業經營者屢屢越過紅線,為所欲為——“賄金案”令三星大廈搖搖欲墜。

  雖然未經三星官方證實,但來自三星內部的消息稱李在鎔已經出現在上海的辦公室。

  “賄金案”后三星已經明確表態“由于轉換控股公司需要20萬億韓元的資金,三星不會設立一家控股公司使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財務核算各自獨立”,而在承諾“將在今后4~5年內出售愛寶樂園25.64%股份”中,由于該部分股權來自何人名下語意含糊,李氏家族對三星的實際控制削減到何種程度目前很難做出判斷。此前韓國媒體透露李氏家族擁有愛寶樂園54%的股權,其中李在镕控制25.1%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三星集團內部交叉持股現象不會得到根本的改變,即使在股權比例大幅削減的情況下,李氏家族仍可通過復雜的交叉持股實現對三星的控制。換言之,李在镕執掌三星只是時間問題。

  實際上,從韓國媒體只言片語的報道中仍可以清晰的看到李在镕的工作性質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也就是說,此刻遠走海外更多的只是一種姿態。

  2007年1月,三星電子新設立首席客戶官一職,李在镕出任該職。當時的報道稱“這標志著他正式加入三星的管理層”。而“COO管理的部門將是一個獨立的機構,李在镕直接向副董事長Yun提交業績報告”,而李在镕的工作內容看上去也相當空泛,“負責管理全球計劃,其中包括與三星電子、主要股東、一般客戶的業務,以及尋求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和投資者。”

  出走海外,對李在镕來說更多的是更換了工作地點。“李在镕將以中國為起點,巡視東南亞、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和其他營銷基礎較薄弱的地區。運用此前擔任COO時獲得的全球網絡,支持當地經營。”

  但此時,出走海外已不僅僅是搭一個通向權力中心的跳板,“做一番業績以負老臣眾望”才是他海外工作經歷的著眼點。“賄金案”前李健熙曾半真半假的放出話,如果李在镕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也不會讓他輕易接班。“賄金案”后迅速證明自己的經營才能對李在镕變得尤為重要。

  另辟蹊徑顯然是李在镕證明自己的最好捷徑,其中原因不言自明,三星的傳統優勢領域已深耕多年,李在镕已很難嶄露頭角。

  實際上,李在镕業績軌跡已在其父的規劃之中。2005年,三星端出一個新的全球戰略:開發商務領域,使其成為與三星消費電子領域并駕齊驅的增長引擎。同年,樸根熙突然接替李道亨出任三星中國總裁,同時提出“打造第二個三星”的口號。但實施兩年效果并不突出。

  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李在镕出任三星電子的首席客戶官,同時啟動中國及新興市場的商務戰略。內容包括打印機、系統大規模集成電路、無線寬頻網際網路技術、太陽電池和燃料電池等新能源、包含生物芯片等醫療器械的生物和健身領域及清潔機器人。

  至此,或許可以給此前多年默默無聞的一個三星威海打印機工廠突然成為三星傳言的風暴眼一個詮釋——打印機正是三星商用戰略板塊中的一個亮點,這個年銷售額1400億美元的市場實際比手機市場的銷售額還要大。

  與此同時,作為傳統強勢領域的布局,2007年底,三星電子宣布在半導體和LCD業務中將投入113.6億美元,爭取兩年后成為全球第一大IT企業。

  前有商用領域開疆拓土,后有傳統強勢產業保駕護航——在李健熙的暗中規劃下,李在镕想不成功都難。

 

相關產品推薦
a天堂中文在线88